当前位置:首页>>毓秀人物>>校友文萃校友文萃

校友文萃丨无法弥合的撕裂和创痛——《无主之地》观影随笔

发布时间:2020-04-19 浏览次数:0

1600486883054061277.jpg

何振虎,我校77级中文系校友。资深媒体人,影视剧策划者,高级编辑。曾获国务院特殊津贴。著有《屏幕后的思索》《守望与突围》《旅途苍茫》《在路上遇见你》《铁血丹心》《河北影视剧发展史》等。



1.jpg

一场战争暂时停火的间隙里,交战双方的三个士兵被困于双方阵地之间的中间地带战壕里。他们处于同一命运当中,却在不停地争执;脱下身上带有标识符号的军装之后,他们就是同样的人;一有机会,他们又开始仇杀;维和部队和媒体记者也无力解救他们。这些士兵命运如何呢?这是影片《无主之地》首先留给观众的悬念。

2.jpg

首先得说,《无主之地》的中文译名很有创意,比“中间地带”等名称好出几条街。“无主”可做多种诠释:除了不属于任何一方占据的直接含义外,也可理解为上帝抛弃了这块土地?


看着三个士兵一会儿你死我活一会儿又协力呼救,我在寻找电影要突出的主题,思索影像背后的意义,探究形象塑造的内涵:是揭露战争的秘密?是谴责帝国主义和新殖民主义?是对理性与民族和解的呼唤?而编导者却在倾尽全力讲一个无比纠结的悲剧故事。

3.jpg

该片取材于1993年的波黑内战。波族和塞族的三个士兵陷入同一个战壕之后,首先是惯性的仇杀和相互的指责:是谁先发动了战争?而当他们共同面临死亡威胁时,又默契一致地求救于维和部队。影片出现了两次穿着内裤跳舞的场景,表达了厮杀双方面临共同危机时的求生努力。等待救援的时间,他们发现彼此是一样的无辜者,甚至有共同认识的朋友。那一刻,尼诺和西基平和地坐在一起,如同战壕里的两个战友在絮叨家常,波族和塞族本来应该是一对兄弟的。


维和部队与媒体的介入,并没能扭转混乱悲剧走向,在费尽周折营救无效后,仇恨的惯性使尼诺和西基同归于尽,留下了意韵无穷的影片结局——镜头从孤独无望躺在地雷上的塞拉身上拉出来,绝望地等待命运的最后时刻,暮色四合,夕阳下的战壕里一片死寂……躺在地雷上的岂止一个塞拉,而是撕裂和对峙的两个族群的所有人,是地球上这个动荡不安的区域,是“无主之地”——失去上帝眷顾的整个世界。结尾的象征寓意像是把人心打了一个死结。

4.jpg

战争影片多数以剧烈的动作性见长,全景式,大场面,强情节等是最常见的“标配”。而这部影片的导演,却仅仅通过三个士兵,一个双方阵地中间地带的战壕,以一斑而窥全豹,把战争的残酷无情、戕毒生灵,尤其是对族群和人性的撕裂度和创伤,如此深刻地呈现出来,揪心般地纠结、裂肺般的疼痛,与无法言说的愤懑,都融合在像纪录片一样的讲述中。构成了该影片的一个叙述特点。


在绝望、愤懑的总体氛围下,影片不乏讽刺与批判形成的黑色幽默。维和部队的虚与逶迤,其上层指挥官的冷漠与颟顸,不无纵容挑唆之嫌,塞拉身子下的地雷就象征了他们播下的仇杀种子。


无孔不入的媒体记者,向维和部队施压坚持营救于前,猎奇与造假于后,生生把沉重对峙中的三个士兵生死问题,演化成了一场荒诞闹剧。影片中那个细节,把媒体记者的慈悲面具撕得粉碎:摄像师问女记者“我是不是应该再拍一下那个战壕?”女记者说,“不用了,反正哪儿的战壕都一样。”他们追踪采访的目的不是营救,而只是为了吸引眼球。他们一点也不高尚。


谁是战争的罪魁祸首?在死亡阴影的笼罩之下的巴尔干半岛,悲剧如何才能消除?编导没有说出来,把结论交给观影的观众。

影片的戏剧化冲突环环相扣,做足了悬念。围绕战壕里士兵的命运,不断展开矛盾,从生死搏斗到同命相连,从联手求救到维和部队出手,包括新闻记者与维和部队的矛盾与合谋……希望之光不断升起,又随即化为泡影;山重水复之际,似乎要峰回路转,又沉入绝境;直到最后的结尾依然充满悬念——无人知道塞拉身下的地雷何时爆炸,就像没人知道战争的结局一样。悬念步步为营,扣人心弦,为情节叙述提供了不竭的动力。




版权所有:河北大学地址:河北省保定市五四东路180号

邮编:071002 冀ICP备05007415号

技术支持:载驰科技